第一次了解到 PM 这个词,还是在北京的时候,那个时候的 PM 不用太懂技术,只用懂产品,提需求就好了。2年前来到杭州,再一次听到 PM 这个词,刷新了我对这次的认知,原来这里的 PM 是指项目管理,一般产品型需求由技术(后端)来承担,主要职责是与业务连接,把控技术方案,把控项目进展。
什么是 PM
第一次了解到 PM 这个词,还是在北京的时候,那个时候的 PM 不用太懂技术,只用懂产品,提需求就好了。2年前来到杭州,再一次听到 PM 这个词,刷新了我对这次的认知,原来这里的 PM 是指项目管理,一般产品型需求由技术(后端)来承担,主要职责是与业务连接,把控技术方案,把控项目进展。
为什么要做一次 PM
在做业务型研发的时候,我了解到的项目,除了大促相关的需求,一般的产品型的需求都是由后端来承担 PM 的角色,主要的原因是后端一般专门负责一个业务线,而且业务逻辑比较重,一般后台的设计和业务的设计结合会比较紧密,各个域之间的调用在后端处理会比较多。业务需求过来的时候,首先会是业务找到后端,然后后端会提供一个大致的技术思路给到业务,需要前端的时候前端可能仅仅是支持的作用,这个时候前端会比较尴尬。慢慢的,如果不是太主动的前端,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思考技术的实现,很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资源的角色。这种现状,会慢慢的吞噬前端作为产品研发中所需要的商业sense,业务的思考度也不会有全面的提高。
我是怎么尝试的
为了改善这个现状,我计划以自己为出发点,开始承担一个复杂产品项目的 PM 。
确定需求痛点。 在之前的一个「新品」项目中,从项目有idea开始,我便参与进去与 产品经理 一起去梳理业务现状,梳理有哪些问题,这个时候其实正是研发去了解业务痛点、需求的最佳时机。这个时候,我了解到新品没办法拿到公域流量、没有心智是最大的两个痛点,这两个痛点在后面的一些技术点决策中起到了非常的作用。在这个环节你可能会碰到几个问题:
a. 业务是否更懂业务,也就是研发只是技术实现?我觉得并不是,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而已。业务需要的是实打实的业务指标,但并不一定会抠产品的细节。但是研发和产品不会忽视掉这些点。另外业务在某块领域深耕太久了后可能会产生某种思维定式,但研发和产品对业务大多都是经过1个研发对多个业务的场景,所以往往能协助业务跳出这些圈。讨论技术方案。 在经过一轮需求 pk 之后,业务诉求基本上是达成了一致,这个时候各个域的研发就需要参与进来讨论方案。前端还是会比较特殊一点,主要原因在于没办法了解一些业务系统的实现,这个时候就需要沟通和学习了,这确实弱点,但并不是致命的问题。但前端会有优势的点在于复杂交互场景的情况下,前端能比较清楚的从用户视角看一个个行动点的流向,然后和交互一起讨论出用户体验最好的方案,并且在讨论的同时思考技术可行性。在这个环节你可能会碰到几个问题:
a. 在一个项目里,如果不是 PM 的角色,各个技术同学其实都是资源/支持方,他们思考的问题永远都是站在各自域的角度思考技术/业务问题,很少会有 PM 站在整个项目的角度全局的思考问题,因此你一定要及时提出风险确定资源、项目排期。技术方案经过review之后,就需要确定资源、排期了。有人会认为这些事情是 PD 的职责所在,但我认为项目是否能上线还是取决于技术的实现,因此 PM 一定是要主动参与进来,毕竟还需要你来砍掉那些 ROI 非常低(bu kao pu)的需求。你可能会碰到几个问题:
a. 其他角色基本都是支持方,非常有可能出现以资源紧张为由没资源支持的情况。这种情况,尽量是通过证明业务的价值来说服对方进行资源的重排,但基本上是没太大作用,原因是各个域基本上都会对自己手头的业务进行一轮评估,都有自己的优先级。如何让其他团队最高优先级支持自己域内并不太重要的项目?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。所以,这个时候还是非常考验 PM 的情商。在互不妥协的情况下,大家往往会想到向上抛出问题,让老板们来决策。这样的做法,一般能行得通,从历史的项目来看,这也是以领域、职能划分团队最不愿使用但最有效的方法了。
b. 永远都会赶不上业务的期望时间点。这是你一定会碰到的问题,如果没碰到,说明业务还没完全想清楚。这时候最开始我们get到的痛点就非常重要了。以痛点来决策大小子需求是否要支持。项目测试。项目测试虽然是测试同学的责任,但实际上 PM 要主动承担起各种细节的 review ,有时候测试同学不一定能够考虑到所有方面,在写 TC(test case) 的时候,PM 也要参与进来,相互补位。
最后想说的
PM 一直不是那么简单的角色,很多人都会不满意项目成果被 PM 拿走的现状,这其实是一个可以继续讨论的话题;怎么判断 PM 在某个项目里的重要性,我觉得「成员黏度」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判断标准。项目成,且成员都愿意继续和 PM 做第二期,那么这个 PM 就是一个好 PM 。